中俄贸易中的收款难题与应对策略
date
来源:网络
date
2025-07-10
see
1 浏览

问题引出:中俄贸易中收款难的具体表现

近年来,中俄两国在政治、经济和战略层面的合作日益紧密,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,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,同比增长超过26%。然而,在这一亮眼数据背后,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反映在对俄贸易中遭遇“收款难”的困境。

具体表现为:一是俄罗斯买方拖延付款周期,甚至出现单方面违约;二是部分交易虽已完成货物交付,但货款迟迟未能到账;三是由于国际制裁等因素影响,部分俄罗斯银行无法正常与中国银行进行跨境资金划转,导致资金滞留或被冻结。

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管理,也增加了财务成本和信用风险。因此,深入剖析中俄贸易中收款难的成因,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已成为当前外贸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。

解读一:中国企业收款账户设置的常见误区

在开展对俄贸易的过程中,不少中国企业对收款账户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,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款难度。

首先,一些企业习惯于使用人民币账户作为唯一收款账户,忽视了俄罗斯本地货币(卢布)结算的重要性。由于俄罗斯央行鼓励本币结算,且部分俄罗斯银行对人民币清算能力有限,导致资金到账延迟。

其次,部分企业未在俄罗斯主流银行开设本地账户,而是依赖第三方支付平台或中介账户进行收款。这种方式虽然操作简便,但缺乏透明度,一旦中间环节出现问题,资金追回难度极大。

再次,有些企业为了简化流程,将多个客户款项统一汇入一个境外账户,造成账务混乱,不利于后续的资金监管与税务申报。

因此,企业在开展对俄贸易前,应充分了解俄罗斯金融体系特点,合理配置收款账户结构,优先考虑在俄罗斯主要银行设立本地账户,并明确每笔交易的资金流向。

解读二:卢布结算的汇率风险与流动性问题

随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多轮金融制裁,卢布成为中俄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货币之一。尽管卢布结算有助于规避美元、欧元等外币的制裁风险,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
首先是汇率波动风险。卢布作为一种新兴市场货币,其汇率受地缘政治、能源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。例如,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初期,卢布曾一度暴跌至150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,随后又因俄罗斯政府采取资本管制措施而迅速反弹。这种剧烈波动使得以卢布计价的合同面临较大的汇率损失。

其次是流动性问题。目前,卢布在全球外汇市场的流通性仍较为有限,尤其是在非俄罗斯主导的金融市场中,兑换卢布存在一定困难。此外,由于SWIFT系统对部分俄罗斯银行的限制,卢布的跨境清算效率大幅下降,导致资金到账时间延长。

为应对上述问题,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在签订合同时,明确汇率调整机制,如采用浮动汇率条款或设定汇率波动区间;
  • 通过远期结售汇、货币互换等金融工具锁定汇率风险;
  • 选择具备较强卢布清算能力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,提高资金流转效率。

解读三:VTB银行账户的开立条件与使用场景

VTB银行是俄罗斯第二大国有银行,也是中俄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。该行在支持双边贸易结算、提供融资服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对于有意拓展俄罗斯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,了解VTB银行账户的开立条件与使用场景至关重要。

1. VTB银行账户的开立条件

  • 企业需提供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明、公司章程、授权书等相关文件;
  • 需提交与俄罗斯客户的贸易合同或合作协议;
  • 部分情况下需提供中国境内开户银行的推荐信或担保函;
  • VTB银行会对申请企业的背景进行尽职调查,包括反洗钱审查。

2. VTB银行账户的使用场景

  • 用于接收俄罗斯客户支付的卢布货款;
  • 作为中俄贸易项下的保证金账户或预付款账户;
  • 配合中国境内银行开展跨境融资、保理等金融服务;
  • 参与俄罗斯政府项目或大型基建项目的投标与履约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国际制裁的影响,VTB银行的部分业务受到一定限制。企业在使用VTB账户时,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,确保合规经营。

应对建议:优化收款结构与银行合作关系

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中俄贸易中的收款难题,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收款结构与银行合作关系:

1. 构建多元化的收款账户体系

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,建立涵盖人民币、卢布及可能使用的其他货币的多币种账户体系。同时,可在俄罗斯本地银行(如VTB、Sberbank等)开设账户,提升资金回流效率。

2. 加强与专业银行的合作

选择具备丰富对俄业务经验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,如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进出口银行等。这些银行在卢布清算、跨境结算、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,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。

3. 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

积极对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(Sinosure),投保出口信用保险,降低买方违约风险。同时,可申请国家开发银行、进出口银行提供的“一带一路”专项贷款,缓解资金压力。

4. 推动本币结算机制建设

在双边政府推动下,中俄正加快构建本币结算机制。企业应积极参与相关试点项目,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、区块链技术等新型支付手段,提升交易安全性和效率。

5. 强化内部风控体系建设

建立健全客户资信评估机制,严格审核俄罗斯买方的财务状况和履约能力。同时,完善合同条款,明确付款方式、违约责任等内容,防范法律风险。

结语

中俄贸易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阶段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中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必须高度重视收款问题,科学规划账户结构,灵活运用金融工具,积极拓展银企合作渠道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,才能在中俄经贸合作的大潮中稳健前行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· 管帮手(上海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·上海市徐汇区古美路1515号凤凰园15号楼 · 沪ICP备2022031006号